城区古树名木有了“保护伞”
去年底,《玉林市城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》(以下简称《办法》)发布,给城市规划区内的古树名木戴上了成长“护身符”。
根据《办法》的规定,树龄在一百年以上的,树种珍贵、稀有的,具有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及重要科研价值的,属于国家规定的重点保护树种的,均在古树名木的管理范围内。管理部门要按照统一标准对城区的古树名木进行调查、鉴定、定级、登记、编号、建立档案,设立标志,划定保护范围。
同时,《办法》还规定对古树名木实行“属地管理”的原则,古树名木的养护者按规定实行责任制。禁止刻划钉钉、在树上悬挂物品、剥损树皮、攀树折枝、缠绕绳索、借树搭棚或做支撑物、采集叶片果实等以及各种砍伐、破坏古树名木的行为。
“《办法》的发布,为我市城区的古树名木撑起了一把‘保护伞’,市民保护古树名木的意识也将得到进一步提高。”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的江站长表示,古树名木是前人和大自然留给后代的无价之宝,其对于深入研究历史,研究自然及森林变迁规律,促进生态文明建设,巩固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成果,以独特的自然风貌促进我市旅游事业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。
多措并举保护古树名木
“保护古树名木的意义重大,《办法》的发布将不断促使我们加强对古树名木的系统管理。”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的相关负责人表示,持续保护、延长古树名木的生命,首先应明确古树名木的保护职责,由古树名木所在单位安排专人具体管理和实施。加大投入力度,完善管理体系,建立健全我市古树名木系统的档案,并为古树名木统一命名,依其树种、树龄、生长势等做详尽记录,对有关古树名木的历史典故、传说、故事等记录整理和宣传,在给保护古树名木提供依据的同时,又加深人们对古树名木的认识,从而达到积极保护古树名木的目的。
其次,加强立法与执法,将古树名木的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,严格执行保护古树名木的法规,严厉打击破坏行为,对古树名木作出贡献者给予鼓励。通过大力宣传古树名木保护方面的政策法规及保护古树的重要意义,增强人们保护古树名木的意识,减少或避免人为破坏。
再次,每隔一段时间对古树名木进行一次全面复查和补充调查,及时掌握古树名木的生存状况。在保护好现有古树名木的同时,划定一部分90年树龄以上的珍贵树种、稀有植物,或树形奇特的有科学价值和纪念价值的大树或树群作为后备资源,有意识地进行培育。
“保护古树名木的技术措施也很重要。”该负责人表示,保护古树名木,应尽量保持其原有的生态环境,对于不适宜古树名木生长的环境条件可通过设围栏、设支撑加固、种植植物隔离围护等方法进行改善,并对古树周围进行保洁,以保持其稳定的生态环境。
推荐阅读:
(来源:玉林新闻网-玉林晚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