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市场动态 > 广西凤山县:退耕还林的好政策绿了荒山富了群众
市场动态

广西凤山县:退耕还林的好政策绿了荒山富了群众

来源: 新华网 作者:吴小康 日期: 2012/11/5 14:31:33
在广西河池市凤山县中亭乡柏林村陇碰屯,自实施退耕还林政策以来,村民们由在石头缝里种玉米改为种核桃,不但收入增加了,生态也变好了,看着荒山变为绿山,村民们心里都乐开了花...

中国园林网11月5日消息:在陡峭的山坡上,每隔几米就有一处石块砌成的围墙,里面则种着核桃树。在广西河池市凤山县中亭乡柏林村陇碰屯,自实施退耕还林政策以来,村民们由在石头缝里种玉米改为种核桃,不但收入增加了,生态也变好了,看着荒山变为绿山,村民们心里都乐开了花。

石山区生产环境恶劣,最大的障碍是缺土,土层瘠薄,有的完全是光溜溜的石头,为改善核桃树的生长条件,村民实施“砌墙补土”,为核桃树营造保土保肥的“温床”。 “核桃树耐旱耐瘠,核桃树的晚熟品种一般九年左右开始结果,早熟品种需五年,只要结果发展速度快,我们都觉得十分有搞头。”村民骆尚球告诉记者,“我种了50亩核桃林,去年卖核桃挣七千多元,今年可能超过两万元。”

种核桃的效益让大家看到了希望。村民骆相松算了一笔账:家里7亩坡地,没退耕之前全部种玉米,但年产量只有3000斤左右,按照现在的市场价也就3000元左右。现在,核桃树已开始有收成,“今年收了大概150多公斤,收入6000多元。”他说,如果7亩地核桃树全部长成,年收入7万元不成问题。

“核桃树根系发达,见缝便钻,吸水固水能力很强,有利于遏制水土流失,2010年百年不遇的大旱,没有一棵核桃树旱死,屯里的地头水柜以前基本不保水,种植核桃树之后,即便大旱,水柜都还有水。”骆相松说,核桃树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兼收,目前,能种的地方基本都种上了核桃树。

凤山县副县长张武贵介绍,核桃种植只需在前期投入,8至10年后才开始结果。在此期间,除人工费外,苗木费、肥料费等一亩总投入仅为1800多元。但是核桃收获期长,高达80至100年。目前,全县发展核桃种植达10万余亩,覆盖全县9个乡镇92个村2.6万农户。2011年全县核桃结果面积1.9万亩,产值1600多万元,成为广西最大的优质无公害薄壳核桃生产基地。

国家林业局总工程师敖安强说,在退耕还林政策的激励下,凤山县探索的山坡上种植核桃产业发展模式,不但促进了农民增收,还有效地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,实现了环境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,具有重要借鉴意义。

推荐阅读:

甘肃:天水武山桦林乡掀起秋季退耕还林补植补造高潮

兴林与富民并重 我国巩固退耕还林成效初显

我国将适当安排退耕还林任务 巩固成果 稳步推进

四川:自贡争取到210万元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任务

(来源:新华网)

编辑:菩提树

图片资讯
关于我们 | 会员服务 | 服务条款 | 联系我们 | 免责声明 | 设为首页 | 添加收藏 | 友情链接 | 网站地图 | 建站 | RSS | 产品库 | 搜索云
版权所有:园林网 ylmm.com 客服邮箱:Service@ylmm.com 电话:0571-81999581
战略合作: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
  经营许可证编号:浙B2-20100396
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:3301002010650